第二十八章 养鸟记

直到四月的一天里,我在阳台上发现那个牛奶箱子很像一个鸟窝。 我在微信上联系到那个早就被我问得不胜其烦的卖鹦鹉的老板,我更怕的是自己会突然反悔,直截了当地向他转了款,连同一笔鹦鹉奶粉的钱。老板与我交谈的口吻瞬时亲切了起来。我又问了老板很多遍,最近河南的天还没转暖,夜间很冷,雏鸟通过快递寄送会不会被冻死,如果收到的是一只因我而死的幼鸟,我可能会抑郁很久。老板打包票不会。我说,那就赶紧发货吧。 是一只还没满月的黄桃鹦鹉,第二天早上我一直在查物流信息,午饭前,快递刚到物流站,我就也骑着车子赶到了那儿。我报完我的名字和电话,快递小哥开始匆匆又大手大脚地刨那一堆小山似的快递盒子。我的心一下子就被揪了起来,说:“大哥,能不能轻点翻,我的快递是一只小鹦鹉。”小哥转过头来,无比诧异地看着我,问:“活的?”我重重地点头。小哥把之前抓在手里的快递盒子撂到一边,俯身再去翻下一个快递的时候,动作明显迟缓、小心了许多,像是地上躺着的一个个快递盒子都长着一张会咬人的小嘴巴。

后记

这些文字基本都写于2019年,那时我的各项血液指标都已接近正常,有勇气开始回溯我的再障治愈之路。每写完一篇就贴在豆瓣日记上,刚开始都是几位熟悉的“豆友”在看,多亏有他们的鼓励,我才更有劲儿更新下一篇文章。就像学生时代的作文课,下笔如有神,为的是下次作文课上自己的作文能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。后来又有一些陌生朋友读到这些文字,私信我,夸赞我的文字很治愈、有力量,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光亮。这些朋友多是些病友或者病友家属,通过搜索“再障”这个关键词,看到了我的这些文章。算上治疗的时间,从2016年毕业开始,我已经赋闲三年,没有收入,全靠父母养着。这些鼓励和夸赞,让我在那段不算晴朗的日子里,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。 2020年5月的一天,“真实故事计划”的果旭军老师在豆瓣上私信我,觉得我写的这些东西不错,希望我能参加那年举办的真实故事计划大赛。老实讲,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还没有掌握写作的门道,我写东西从来没有计划,当有一种情绪冒上头时,我会有冲动将这个情绪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,顺道去描述和这个情绪有关的故事。